学院动态

中国特色出版学:问题、范式与路径——2023年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博士生创新论坛召开

发布者:李晨萍发布时间:2023-09-08浏览次数:115

为推动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建设和卓越创新出版人才培养,搭建全国出版学及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交流平台,830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承办的中国特色出版学:问题、范式与路径——2023年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博士生创新论坛在天津举行。此次论坛是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暨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工作会议的7个专题学术论坛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教授邓香莲做开幕主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毛小曼做闭幕总结。本次论坛按主题分为上、下半场和圆桌研讨环节,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教师石岸书、朱琳和王婷主持。《中国出版》杂志社执行主编李淼、《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社长李建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大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能情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琳担任论文评议人。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生依次做论文报告。

上半场——中国特色出版学:文化交融与理论纵深

论坛上半场,北京大学的乔杉围绕有声读物概括出目前面向3-6岁儿童的有声读物特点,并且评估了现有标准对有声读物的适用性。华东师范大学的王璞围绕20世纪早期别发书店的展陈与实践,探讨别发书店的空间表征、文化建构以及实践活动如何生产书店的空间属性。南京大学的朱赫男借助空间叙事理论,探讨实体书店建构红色文化的意义空间,以及红色文化从书店空间向虚拟空间和私人空间延伸的路径。中国人民大学的熊小明基于北大法宝数据库886条司法案例数据,指出当前的出版转型给出版从业者劳动权保护带来的诸多挑战,从生产政治的角度剖析出版行业的劳动权保护现状及成因。华东师范大学的钟鲁敏芝基于《美术》展览史料,以近代以来的中国美展符号形式为线索进行话语分析,探索出版走出去话语体系的中国风格。武汉大学的简华以文化杂食性为视角,认为文化杂食者通过社会化阅读互动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社会化阅读产生了新的定位。四川大学的周野就数字出版物阅读界面的形象之变,从符号学视角指出出版界形象从,既展示了出版载体物-显示端的变革,也关涉出版观念的变迁。44118太阳成城集团的阚平以孙犁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为例,梳理其版本变迁与跨媒介演写的历史过程,从作品的传播过程中找寻经典化的线索。

在评议环节,李淼指出,大多数同学的主旨报告具有创新性、价值性和针对性三重特点:创新性包括研究视角的创新和研究方法的融合创新;价值性即选题具有实践价值,能够结合经典理论观照行业实践,契合当下出版工作重点和宣传主线;针对性指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靶向准,兼具现实意义,涉及行业发展、人才建设的长期性课题,对行业发展具有启示价值。李淼希望年轻学者多从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的高度出发,面向学科的基础理论、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面向实践的重大问题提升学术研究力,加强学术创新,以理论创新推动学科体系建设。

张大伟认为,在出版学面临新发展机遇的当下,出版专业培养人才要以行业认可为重要目标,出版学研究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不应仅停留在对理论的简单运用层面;要勇于厘清出版专业的核心命题,面对新旧媒体的巨大冲突和传统出版业转型,制定知识传播产业整体生态的规则,让作者、出版社、新媒体平台等角色良好共存;出版学研究不能脱离实践,这要求我们多开展行业调研,深入行业,从实际出发开展研究,为行业痛点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下半场——中国特色出版学:数智时代的实践探索

论坛下半场,北京大学的刘聪、崔汭从内容文字、配音、音乐音效三个维度,总结了多个有声读物平台的中国传统经典作品有声读物特点。同时,针对当前经典有声读物同质性高、品质杂糅等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清华大学的邹开元总结了数字藏品在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的诸多特征,并从社交可供性、回溯可供性、参与可供性、流通可供性四个维度考察了数字藏品文化传播的可供性,为当今的中华传统文化类数字藏品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华东师范大学的刘艺围绕电子游戏中的动物伦理问题提出了理论探索,通过思索游戏如何重新改变我们对待动物他者的态度,为未来动物伦理发展的可能性建言献策。复旦大学的刘文斌通过评估出版社线上对话策略的使用效果,指出优质内容的提供是引发公众参与的最有效策略,对话回路和理解时间的缺乏使出版社与公众间难以实现理解契约基础上的勾连。上海交通大学的谢泽杭对自主阅读和任务导向阅读两种情境阅读下的社会化阅读批注问题展开了对比研究,通过研究两种阅读情境下社会化阅读批注特征对后续互动的影响,为优化社会化阅读平台的批注功能设计提供参考作用。南京大学的李洪晨就图书馆数字阅读使用意愿这一议题,考察了影响读者在图书馆内选择数字化阅读的各项因素,同时从媒介感度理论出发,通过对多重影响因素的测定,阐释了媒介改变对用户使用感觉变化的影响程度。浙江大学的阚玉篇以面向大众的知识服务平台日本一家出版社为例,考察了学术出版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为我国学术出版推进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启示。武汉大学的秦翠玉、徐雷围绕数据论文的叙事模式,提出数据论文的未来应当朝向数据FAIR化、叙事结构规范化、叙事呈现交互化的方向发展,以进一步促进科学数据的共享与重用。中国传媒大学的胡骞梳理了元宇宙情境下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图景,并为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未来进路提供了创新思路。

在评议环节,李建红从期刊编辑的审阅和写作价值角度做了论文评点,她指出,汇报议题较为前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类的选题不但具有现实关怀,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研究方法、模型构建、跨学科研究思想等面向也充满新意,同时指出,要注意理论运用的适度性与恰当性问题,以及数据论证后结论的落地性以及创新性。杨琳在评议中认为,会议论文在中国出版和文化传播实践方面颇具理论建树和现实映照,同时,部分论文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需要加强文献综述的写作训练,对经典模型的运用需要结合研究对象与问题情境论证其适配性。

圆桌研讨环节

来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研究院)的任同,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文学院的陈超、宋雨娟,中国传媒大学的黄珩等一起展开圆桌研讨。大家从历史镜像中窥析出版发展,从微、中、宏观层面透视出版媒介变迁的现实意义。

毛小曼在闭幕总结中指出,出版作为文化阵地有其独特属性,出版业的政治属性与文化属性并行。她鼓励青年学子从实践中感受出版人承载的责任使命,展现独特的出版认知,开拓敏锐的出版眼光。她强调,面对出版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坚持。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祥地,未来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投入到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去。

此次论坛,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博士生齐聚一堂,畅谈中国特色出版学的问题、范式与路径,推动出版学科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对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和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将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继续以打造一流出版学科、培养卓越出版人才为目标,依托上海作为出版重镇的区位优势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丰厚人文传统,致力打造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出版学科,为新时代出版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卓越出版人才,适时而为,稳中有进,为出版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Baidu
sogou